從菜鳥爸媽到現在 終於給我等到米亞正式上學去!
比我想像的早很多 三歲就要把米亞送到幼稚園了
平常也有送到娃娃班去 很不一樣的是
娃娃班的家長跟小朋友我們很認識很久 都是同事們
幼稚園真的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小小人生讀書的第一個階段展開
媽媽我真的還沒準備好
上課前一天 學校寄給我們學習清單
帶米亞去挑他第一個餐袋跟書包
睡覺前來背一下
天啊 米亞連話都說不清楚就真的要上學去
她展開她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好像就會離我更遠一點了(落寞)
早上跟我想的一樣 米亞心不甘情不願的背書包
吵著不想出門 前一天的興奮感完全沒有了
沒想到第一張出門上學的照片可以這麼不情願 哈哈
米亞喊著書包好重 背不動 腳好累(根本還沒開始走路)
餐袋好大不想拿 理由有夠多
學校的大門口很簡單 沒有誇張的招牌
外面沒有老師拿著麥克風在廣播
家長自己按密碼門送小朋友到班上去
台灣的學校跟補習班服務太好了
有時候遠遠看到車子 就知道是哪班的誰誰的媽媽 超強
學校的招牌 後來老美堅持送到私立幼稚園
他這麼認真看待這件事 我就只好無條件支持
學校是採用蒙特梭利的教學方式
班上十九歲學生 三位老師 一位助教
混齡上課 依照小朋友的程度給予適當的教學內容
Pre-K 規定要學會上廁所跟用叉子或湯匙吃飯
(午餐家長要準備)
小朋友的下課時間家長可以選
待越久價錢越高 每分每秒都是錢的意思
我們當然是選最基本的 8:30~2:30
戶外很小沒有操場 這個是一歲到未滿三歲小朋友的遊戲區
他們也有娃娃班跟小小娃娃班六個月到一歲
分別在不同棟的教室裡
其他的就是一般的活動區域 左邊是小菜園
讓小朋友自己種菜 收成了一起做成沙拉吃
學校沒有聯絡簿 下課接小孩的時候
要去看文件夾裡有沒有新的資訊
上課前 我有問老師要怎麼知道小朋友的學習狀況啊
只說一年有兩次的親師座談
真的有事會打電話給家長 就這樣老師就飄走了
沒有事就是好事的意思吧
米亞班門口 米亞跟他的小表姐Lily在同一班
這樣比較不那麼怕 有姊姊罩
教室的一角 教具超多
讓我好想偷偷來看課(當然不行 連教室監視器都沒有)
老師跟我說 每週學校都會記e-mail給家長
內容是這個星期的學習大綱跟小朋友的照片
但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有出現(簡潔有力報告的意思吧)
我記得台灣的幼稚園老師都會記超多照片給家長的
有的還每天拍勒 (辛苦了各位老師們)
米亞的專屬小空間
當天我們很早就到了 老師拿粘土給米亞玩
熟悉一下環境 送到就好了 但我們兩個根本沒有要走的意思
哪捨得啊 一直晃到老師都坐定位過八點半了
才驚覺我們真是糟糕的家長 再以倒退嚕的方式退場
倒退嚕的我偷偷拍了一張照片 右一跟右二都是老師
正在準備上課的東西 米亞站在最中間
我聽到他很緊張地問前面的同學
“Can I play with you?"
所有的感動在這一刻爆發 我心甘情願地退場
你去開拓你的新校園生活吧(媽媽哭哭)
兩點半剛好 老美跟我一起去接小小新生回家
老師說他自己上廁所自己吃飯 跟同學一起上課
知道這樣就好了 好放心
私立幼稚園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還有才藝班
不用另外接送 學校就有了 很體貼家長
到了大班要升小一也有私人家教班可以報名
是為了要進某間嚴格的小學(這裡真的是美國嗎 大班給我上家教班)
我婆婆是位中學老師 從小對老美姐跟老美很嚴格
閱讀 拼音 寫作樣樣來 他們家的教育方式
跟我以前認知的美國教育差很多
決定送米亞上學前 我掙扎了很久(煩惱極了)
真的要跟他們一樣 送小孩去上私立的幼稚園
然後去考那間要考閱讀 考數學 考邏輯 最後還要跟校長一對ㄧ面試的國小嗎
我媽都沒有這樣要求我了 我還要這樣要求我的女兒
老美對這一點很堅持 他覺得沒什麼 因為他就是這樣長大的
因為學校資源豐富 環境好 評價高等等等努力說服我
其實我不在意 多棒的學校後面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
學習讓米亞有實力 但我不希望米亞死讀書 讀了考完就忘光光
學習一技之長 增廣見聞這才是我希望米亞做的
我希望她看得多 不要像我一樣很井底之蛙 呱呱呱
老美很用心的栽培米亞 我也很感動
他總是花時間在教米亞讀書跟算數
每週買一本書給她當獎品 給米亞正面的鼓勵
想了幾天 有這樣認真的爸爸 我還要挑剔什麼(耳根軟)
乖乖(手抖)簽名去交報名表 跟著虎爸和米亞去註冊了
不過我跟老美約法三章 未來不能因為米亞考不好
跟別人比較 或是別人拿米亞來比較
讓我知道的話 我就拿鍋剷跟他拼命